活 動
2021/11/28 中區法行會悅眾 線上分享疫情啟發

法行會中區分會於11月28日舉辦「第九屆第二次會員大會」,由於防疫期間,改以視訊進行,方丈和尚果暉法師、寺院管理副都監果理法師及寶雲寺常住法師、護法總會副總會長陳治明、法行會會長王崇忠、中區法行會前會長彭作奎、現任會長卓伯源,以及26位中區法行會成員,都共同參與這場空中相會。

「長度、寬度、高度、深度、細度、溫度,是自度度人的六度萬行。」方丈和尚果暉法師開示分享「人生心六度」:深度代表對佛法、對師父、對善知識、對自己有信心;寬度是修布施行,廣結善緣。長度為長遠心、安忍及忍耐心,修行佛法或經營事業,都能細水長流。細度是觀照自己的身心,對人事物有洞察力。溫度代表大慈悲心,可減少對立摩擦,拉近與他人的距離。高度代表大願心、大菩提心,讓我們有方向及動力。方丈和尚藉此鼓勵眾人常發願,便能激發動力,而修行乃人生大事,更要精進用功。

會中,眾人聆聽2006年7月聖嚴師父在菁英共修營的影片開示。師父提到,進法鼓山禪堂「選佛場」,就是要把心中的佛選出來。師父以緬甸玉石為例,有經驗的老師傅一看石頭,就知道裡面是否有玉石,如同來到法鼓山,依循師父的教法不斷精進用功,讓煩惱漸漸減少,便能選出自己心中的佛。

無常疫情,讓人省思,卓伯源會長分享疫情為自己帶來三個啟發,一是「人心惟危、國土危脆」,人類隨時面臨災害考驗,所幸有佛法,讓大家可以安然自在。二是體會到「陰陽相生、禍福相倚」,百工百業中,有人因疫情蒙受損害,也有人因此獲利,因果各自有別。三是「千年暗室,一燈即明」,疫情造成恐慌及絕望,卻也看到許多慈善團體、善心人士捐贈抗疫物資等,在幽暗時刻展現人性光明、善的力量,讓人感受到溫暖和希望。

「好久不見,最近好嗎?」疫情對自己帶來什麼改變?中區副會長張芳民就其專業背景,分享「因應Covid-19創新,健康永續智慧建築」,省思建築需要的不只是綠建築,還要有智慧,更需要「WELL健康建築」,「建築系統會影響人體系統,當今防疫型建築已受到各國重視。」

來自企業界的林珠蘭分享,疫情期間,一開始擔憂公司與廠商的交易模式,以及遠在美國的子女,後來每日禮佛、念佛、誦《金剛經》,並常上網點閱師父的開示影片,讓自己有信心及依靠。「人生要知道及知足,知道讓人活得明白,知足讓人活得快樂。」她心有所感地說,疫情是人類的共業,用「四它」面對,學佛後的自己,不會因疫情而恐懼,或是擾亂了生活步調。

身處疫情第一線的胸腔科醫師黃建文分享,今年5月以來,人類的生活及工作型態改變,過去經常南北奔波開會,現則改為視訊會議,因此多了許多家庭生活。「在醫院的高壓環境中,幸好有佛法的熏習,讓自己能安住當下,情緒起伏不會太大。」他提到疫情前去體檢,發現身體異常,歷經開刀及持續追蹤,讓他深刻體會無常,疫情與身體讓他停下腳步,觀照自己。黃醫師建議眾人用佛法修身修心,來提昇自己的適應力及免疫力。

◎文:陳逸慧

◎圖:法行會中區分會 提供

07 12 2021
參加法行會
聯絡我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