會長卓伯源帶領法行會悅眾參與,副會長朱惠斌擔任活動主持人
「法鼓〜寶雲〜有大願力〜大家一起〜有大願力!吼〜吼〜吼吼吼〜」1月12日,護法總會「邁向2025有大願力──歲末感恩分享會」以寶雲寺為主場,視訊連線全球各分支道場和分會,近千位齊聚寶雲寺大殿和一樓的護法信眾,搭配職棒授權的〈台灣尚勇〉應援曲,以齊整宏亮、活力動感的隊呼,祝願佛法像臺灣棒球一樣,讓全世界都知道。方丈和尚果暉法師、護法總會總會長張昌邦並帶動大眾一起啟動「有大願力」開關鍵,共同邁向充滿願力的2025年。
方丈和尚、僧團都監常遠法師、寺院管理副都監果理法師、護法總會服務處監院常應法師、寶雲寺監院演啟法師等,以及張昌邦總會長、陳治明副總會長、中區法行會首任會長彭作奎、現任會長卓伯源等,與海內外22個據點、8千5百多位護法信眾,一同透過2024法鼓山大事紀影片,回顧過去一年的成長。
方丈和尚感恩僧團法師、護法信眾2024年在各地弘化的努力及辛勞,並提到2025年是法鼓山開山20週年、中華佛教文化館成立70週年、農禪寺創建50週年,以及寶雲寺啟用10週年,「希望大家共同來推動四種環保及三大教育,朝向國際化、年輕化、普及化及資訊化,實踐法鼓山『提昇人的品質,建設人間淨土』的理念,讓眾生共享佛法的慈悲與智慧。」
張昌邦總會長代表護法信眾,感恩方丈和尚及僧團法師對大眾的關懷及教導,同時感恩信眾的護持及努力,「法鼓山最美麗的風景就是義工!」張總會長期許未來有更多義工投入,一起發好願,存好心,做好事、轉好運。
「歡迎〜歡迎〜我們歡迎您!」當天一早,聖嚴書院悅眾們即在門口列隊,熱情迎接德華寺、臺中、豐原、海線、彰化、南投、苗栗、員林、東勢及中區法行會的菩薩們回寶雲寺。二樓接待大廳內,李啟宏老師團隊現場演奏小提琴,以悠揚的佛曲,歡迎護法信眾回家團圓。
感恩分享會一開場,主持人朱惠斌菩薩向大家說明,今年是法鼓山開山20週年、寶雲寺落成啟用10週年,「週年的意義,就是周而復始、回到原點,檢視初發心、提起願心,繼續再出發。」
學法護法,代代相傳,第一場表演活動由寶雲寺小鼓手──兒童讀經班及故事花園小朋友們,上台朗誦《釋教三字經》、合唱〈心安平安念觀音〉,童稚純真地唱出聖嚴師父教大家念觀音、學觀音、做觀音。
代表新世代的青年鼓手──臺北法青「心潮悅音」樂團和臺中法青,演唱現代創作佛曲〈雙手合十〉,以及〈四眾佛子共勉語〉,大家跟隨法青們的帶動,重溫師父對護法信眾的叮嚀。
寶雲十年,感恩有您,勸募20年的護法鼓手們在掌聲中上台,由方丈和尚親贈感恩禮並合影。此外,主持人透過2009、2013、2017、2025年歲末感恩分享會,大家回寶雲寺團圓的合照,尋找四個年份都有出席的鼓手,由各區召委代表上台接下法師的祝福。
令人感念與感恩的,還有往生西方佛國的護法菩薩。臺中地區陳黎美、彰化地區洪絨、豐原地區張美蓮、海線地區紀春盛、東勢地區詹許桂娘等五位「終身奉獻」的菩薩,由家屬代表上台,接受果理法師、果雲法師的祝福及感恩。
而一路堅持至今「特殊貢獻」的菩薩,包括:臺中地區鍾金雄、彰化地區高秀娥、員林地區許碧文、豐原地區蔡淑絹、海線地區蕭玉春、東勢地區張欽榮等六位菩薩,由常遠法師親贈感恩祝福禮。
2024年的地區分會展現大願力,去年動土興建的彰化、員林兩處分會,由召委李麗玲、謝明昌菩薩上台分享籌建因緣,以及僧俗四眾同心護持的故事,希望大家一起參與地區各項活動,接引更多人來法鼓山學佛。
於各樓層展開的午齋,由寶雲寺、德華寺及各分會用心準備,包括:一口燒餅、油飯、義式料理、玫瑰造型饅頭、現做車輪餅、冰淇淋、咖啡等,輕鬆溫暖的氛圍中,搭起信眾間的交流。方丈和尚、僧團法師們及張總會長也到各樓層關懷,美食、法食飽滿了每個人的身心。
午齋後,各分會展開地區的歲末感恩活動。今年寶雲寺特別蒐集各地歷年回寺院參與大型活動的照片,串起各地護法的大願力。臺中分會歐陽淳仁菩薩上台分享勸募20年護法、學法的過程。同樣勸募20年的李淑君菩薩,感恩能與同修陳炳成菩薩在法鼓山學習,家人也陸續皈依及學佛,「今天這麼活潑又精彩的活動,又看到兒童及年輕一代的傳承,感受到佛法弘化的希望。」
員林分會謝明昌召委鼓勵大家,新道場逐步邁向完工,期望有更多人發願來奉獻。苗栗分會彭美雲召委說:「今天這麼精彩開心的活動,尤其看到寶雲寺提供各地區歷年的活動照片,感受籌備團隊的用心與辛苦。」美雲召委鼓勵大家,一起將這麼好的道場分享給更多人知道。南投分會李賜春召委說,大家難得相聚在一起,「今天真的有回娘家的感覺!」賜春召委期望接引更多年輕人來參與及傳承。
◎文:陳逸慧
◎圖:廖順得、黃仁達、梁忠楠、何國亮、鍾忠興、彭玉玲、蔣馨慧、涂怡信、陳傳誠、劉秀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