常隨法師分四個部分講說《金剛經》:一、假、空、中道(相、性、佛性);二、即非論理;三、降伏其心、三心不可得;四、見性而不著相。在第一部分,法師先從世俗諦說「假有、分別、名相」,再從勝義諦來闡述「空性、離語言文字、無相、無分別」的本質,進而「觀察諸法皆空,不捨一切有情」,也就是不著空不著有的「中道」思想。其思想脈絡的演變,可從《阿含經》講緣起的「有」、《般若經》講「空性」,再到《中論》的「無自性」來貫穿理解。
接著第二部分,法師從《金剛經》摘錄25段經句,說明佛陀如何使用「即非論理」來開展宇宙的實相真理。法師以「眾生眾生者,如來說非眾生,是名眾生」等為例,說明世界無時無刻都在變化,像是:人口的年齡分布、地球的板塊移動等。當我們體驗一切法「性空」,便能領會三法印「諸行無常(縱觀)、諸法無我(橫觀)、涅槃寂靜(直觀)」的核心理念,有了這樣的智慧,就像擁有超越世間的GPS,生命便不再迷失。
第三部分「降伏其心」,法師搭配五蘊身心來看十法界的層次與境界,若菩薩有「我相、人相、眾生相、壽者相」四相分別,就不能稱為菩薩,應要一步步向上提昇,不取法相及非法相,契入無相無我的境界,才能成就自覺覺他、趨向無上正等正覺的「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」、菩薩「應無所住,而生其心」。法師表示這樣的修行過程,與法鼓山祈願觀音殿的匾額相呼應:先是「入流亡所」,再「大悲心起」,接著是「觀世自在」。
至於「三心不可得」指的是過去心、現在心、未來心,「不可得」不等於斷滅。法師指出,心可從「心性」、「心相」來說明,「性如鏡,能顯相」、「性,普遍恆常;相,短暫、變化無常」、「心相是無自性的」。我們修行的過程,是由「集中心」到「一心」,再到「無心」,能夠體驗「諸心非心」,就能降伏自己的心。
用智慧來傳家,勝過金錢財富,把握佛法的核心理念,可幫助我們在學佛、行菩薩道時具備正知見,不會迷失方向。「『見性而不著相』才能福慧傳家。」法師最後以「見性就是見空性」鼓勵眾人,佛法義理離不開「緣起性空、無常、苦、無我」,期許大家在生活中培養觀照能力,從「受持、讀誦、為人演說」著手,將《金剛經》的般若智慧傳遞出去。
◎文:陳秋月
◎圖:中區法行會 提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