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9/04/21 退居方丈、卓伯源會長、張聖時菩薩一同「談心」
法行會中區分會第二場「好願在人間」系列講座,4月21日上午於寶雲寺舉行「談心」座談會,由文化中心副都監果賢法師主持,邀請退居方丈果東法師、中區法行會會長卓伯源、立凱公司董事長張聖時三位與談人,從自身的生命故事出發,分享心念的轉化、發願,並以願力來轉化業力。寺院管理女眾副都監果理法師、寶雲寺監院常慧法師、護法總會副總會長陳治銘等,與200多位聽眾共同聆聽這場難得的對談。
果東法師談及小時候立志當老師,長大後對親人間因小事起嫌隙心生迷惑,渴望接觸正信的佛教,紓解心中疑悶。主持人問到擔任方丈和尚期間,如何承擔、轉化、提起、放下?「在謙卑中提起承擔,珍惜相遇的每個因緣,在奉獻中放下得失,感恩生命的起承轉合。」果東法師分享,在每個階段中了解「緣起」尊重生命,以「承擔」提昇品質,以「轉化」淨化生命,「和合」理事圓滿生命,並提到「退」是向前,「居」是安居樂業,未來將繼續扮演好自己的角色。
卓會長回想親近聖嚴師父的因緣,當時金山的法鼓山還未開始建設,師父為大家指出未來大殿、觀音殿、禪堂的位置,「當時不明白未來如何成就,後來才體會到是師父的大悲願心,成就了法鼓山的創立。」從政多年,遇到境界如何處理?「心能轉境,即同如來」,卓會長分享官員之間難免有政治立場的不同,只要以利他奉獻的精神,自然能夠轉境。卓會長發願追隨諸佛菩薩的慈悲願力,從自我內心做起,成為推動世界轉變的一份正向力量。
從小就對經商有興趣的張董事長分享,早年賺錢是為了追求快樂、享受及獲得他人肯定,但經商變化起伏大,心常不安定,後來因關注地球暖化,轉而思考可以為人類做什麼。由於父親往生的因緣,果東法師接引他學佛。學佛後遇到境界,漸漸能單純地回到內心去觀照,「不再只為己求,事情反而更順利。」他希望未來在企業經營上,能多為年輕人及長者服務。
聽眾劉懋芬菩薩對於果東法師保有「稚子」之心純潔活潑、「赤子」之心真誠奉獻、「佛子」之心不離悲智和敬,覺得充滿了正向能量。因好友寄送《人生》雜誌,進而皈依學佛的聽眾唐瑞彬菩薩表示,自己5年多前罹癌,開始學習以佛法來安頓身心,與談人提到轉化的過程與心境,讓他深有所感。面臨自身病情不斷變化,他學習轉成正念,當作是生病的珍貴體驗,未來可以與人分享。
◎文:黃于瑄
◎圖:法行會中區分會 提供